第一百四十四章 互相切磋-《江南的雨朔方的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餐饭吃下来,那桂芸始终闷闷不乐。沈翰林后悔方才得意忘形,提起了令芸师妹伤心的往日时光,以致于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共进午餐的机会白白浪费掉了,两人貌似刚刚有点升温的关系又开始凉下来。

    从南芳园出来时,沈师兄和芸师妹是不欢而散。

    下午1点20分,那桂芸已经坐到教室最后一排靠墙的位置,把笔记本和水性笔摆放在课桌上,像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。

    1点30分,沈翰林教授准时走进教室,站到讲台上。

    当天授课的内容是“开皇之治”,讲的是隋文帝杨坚受禅登基,南下灭陈,使动乱了400多年的中华大地又一次进入统一时期。隋文帝在位20多年,推行系列改革举措,确立“三省六部制”政治体制中心,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,创立了科举制度,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,打破了长期沿用的世袭体系。

    那桂芸认真听讲,仔细记录,内心中对沈教授的评价是:准备充分,授课认真,虽然面对的是一些知识层次不是很高的本科大一学生,课上得却一丝不苟,一点儿也不偷工减料敷衍了事,是个负责任讲良心的好老师。

    课间休息时,同学们三三两两嘻闹着走出教室,那桂芸却没有动地方,坐在座位上认真地思考着方才沈翰林授课的内容与得失。沈翰林端起茶杯走下讲台,在那桂芸前面的空座位上坐下来,先喝了一口茶水,面带微笑地问:“怎么样那教授,给点宝贵意见吧!”

    那桂芸想了想,认真地说:“从我的角度看,你的课讲得无可挑剔,完美无缺。鉴于你的授课对象是本科大一学生,出于启发他们学习兴趣的考虑,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在授课细节的处理上再细腻一些。比如说讲到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,就可以引申一下,与当下的高考制度和公务员遴选方式结合起来讲,也可以引发学生们讨论一下,谈一谈科举制度的得失。甚至还可以设定一个虚拟的人物故事,讲一个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,受益于科举制度,由平民晋升到高官的全部历程,这样课上的内容是不是显得就有趣一些了呢?”

    沈翰林笑道:“芸师妹,你这辈子不写历史都可惜了,我真的太佩服你卓越的想像力了。人们都说科学家要有想像力,我看咱们搞社会科学的,更要学会插上想像的翅膀。我完全接纳你的合理建议,下次课一定改进。”

    那桂芸说:“我也只是随便一说,一家之言一孔之见而已,我方才不是说了嘛,师兄的课已经很完美了,完全可以不去考虑我说的这些话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这样子的,我认为你说的话很有道理,非常有借鉴意义,我会认真考虑如何吸纳你的建议,把课讲得更加生动活泼。”沈翰林边说边起身把水杯放回讲桌上,向外面的洗手间走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