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当最后一个演员被同伴稳稳接住时,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 陈白榆看着他们额角的汗珠在追光下闪烁,心里清楚这背后是成千上万次的练习,是肌肉对每一寸距离的精准记忆。 紧接着是顶碗表演。 一个穿着民族服装的姑娘站在搭档的肩膀上,头顶叠着十几只青花瓷碗,随着音乐旋转、弯腰,碗却稳如磐石。 最惊险时,她单腿独立,另一条腿向后抬起,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,台下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。 陈白榆眯起眼,能看到她脖颈处紧绷的肌肉,每一次微调都恰到好处,这是对平衡感的极致掌控。 之前遇到的夏梦安负责走钢丝,放在了倒数第二个节目。 她穿着红白演出服,手里的长杆轻轻晃动,脚步轻快地在钢丝上移动。 走到中间时。 她突然松开一只手,对着台下做了个wink,引得一片笑声。 接着,她单脚点在钢丝上,另一只脚高高抬起,身体旋转了半圈。 稳稳落地时,连陈白榆都忍不住跟着鼓了鼓掌。 整场表演看下来,他的目光始终没离开舞台。 不是觉得新奇。 而是下意识地在心里比较。 空中飞人的反应速度很快,但他能更快;顶碗姑娘与夏梦安的平衡感惊人,但他站在钢丝上估计能小跑…… 老妈和大姨看得频频吸气,嘴里不停念叨“太厉害了”“真敢拼”。 陈白榆也点头,心里不得不承认:确实厉害。 这些人把凡人的身体潜能挖掘到了极致,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汗水和勇气,绝不是花拳绣腿。 只是…… 他看着舞台上那些因为高强度表演而微微颤抖的双腿,看着演员们下场时互相搀扶的动作,心里那半句没说出来的话很清晰。 如果换成现在的自己来做这些,大概会轻松很多吧。 没有丝毫轻视,只是单纯的、基于超凡体质的客观判断。 就像成年人看孩童玩跳房子,会觉得他们灵活可爱,却也清楚自己能轻易跳得更远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