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二十四章 请献酋首-《大魏芳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秦亮同样耐心地听完了过程。因为奏书写得都比较简略,还是听口述更详尽。

    董勇的事没什么意外,他是正使,当然要居首要功劳。

    不过秦亮倒是新有发现,站在后面那个龙奎,虽然其貌不扬、显得有些干瘦,却似乎是个人才。尤其是使团跑路的途中,龙奎对路线的策划很务实、也很有想法。

    如今虽已非曹操那个时代,但秦亮对人才还是很渴求的。以现在的技术条件,广大的领土只能实行人治,皇帝坐在宫中,根本不可能亲自管理从中秧到地方的庞大事务,用对人才是唯一的办法。

    不过秦亮没有说什么,他先看向董勇,用赞叹的声音说道:“卿有忠心,有勇有谋,不堕朝廷威名,论功可赐为亭侯。”

    董勇大喜,立刻跪伏在地,以头触于手上:“臣谢陛下恩典!”

    一侧的大鸿胪钟会也躬身揖拜,以示遵命。

    大鸿胪仍有列侯受封等职权,不过决定谁受封爵夺爵,并不在大鸿胪,昨日君臣议事的时候,就事先说好了董勇的封赏。自魏以来,朝廷制度就开始向中秧集权发展,九卿的权力已经削弱大半,决策权正朝着三省集中,而中书门下的一些决策又必须皇帝首肯,如五品以上官员任命。当然洛阳外的地方权力就不太好办了,田地多寡、丁户数量,甚至各类税收,皇帝都很难准确掌握。

    秦亮接着看了一眼龙奎,说道:“卿等的表现,很不错,除了晋升官级,各赏绢百匹。”

    至于做什么官,秦亮暂时不用管,有司自会议定。龙奎罗建急忙叩谢。

    两人都是第一次来太极殿,武将罗建情绪十分憿动,能保持举止不出错已经难得。龙奎同样脸色发红、眼睛亮得吓人,但他明显比罗建清醒一些。虽然龙奎不能抬头直视秦亮,但他一直关注着皇帝,隐约在余光里发现,皇帝似乎专门向他投来了目光。

    众人兴高采烈之时,秦亮又语气悲伤地说道:“为国捐躯的官吏将士,定要抚恤周全,不可遗漏。”

    两侧的一些大臣急忙面露严肃之色,纷纷应喏。

    秦亮看向宦官庞黑,示意他宣布早朝结束。今日的钟鼓礼乐环节也省了,缓上一天时间,明日再设宴招待一下群臣,正好杜预也刚回到洛阳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