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三川镇春会的接力很快轮到老君庙村。 老君庙村的太上老君庙可有几百年的年头,村里的人都说是明朝一个王爷特别崇尚太上老君,就在自己的封地修了太上老君庙,并让一个李姓的村子迁移在老君庙附近。 岁月变迁,日月如梭,太上老君庙后来被人们简称老君庙,附近的村子也改名老君庙村。 因为有历史底蕴,老君庙村的春会在三川镇是最大的一次庙会,各种烧香拜佛的络绎不绝,好吃好玩的应有尽有,人流量也是无比的巨大。 就连其他乡镇,以及县城的很多人都会来这里赶春会。 宋晴天觉得今天应该是个有巨大收获的好日子。 之前干脆面的存货,加上昨天她让给林巧香拉的面条多,足足有30多斤。 凉粉也准备了500碗的量。 宋晴天也决定让三叔今天把白酒带上,去老君庙的庙会打打市场。 宋北风知道三哥和宋晴天做生意,今天正好在家,也要跟着一起来,宋西风想都没想,就让他跟着,反正缺人手,按照宋晴天的估计,今天估计要一天都闲不下来。 天不亮,五个人就拉着满满的一板车东西准备出发,宋西风说:“晴天,你把自行车骑上,万一有什么要回来拿的东西方便些。” 天不亮,五人就到了老君庙会场,已经有很多人在占位置,宋晴天还是在远离会场的僻静地方,选择一个地势宽广的地方,安顿下来。 今天她把从镇政1府食堂买来的12个长桌子全部带来,摆好后非常壮观。 宋北风今天开了眼界,望着12个长桌子和四周满满的四方小凳子,惊叹道:“这场面要比县城里面的饭店都气派啊。” 收拾好以后,几个人坐着休息的时候,突然听到一阵汽车马达的声音响起,众人一看,原来是去春会会场方向,一个上坡的地方有一辆小货车抛锚了,油门加的很大,但是没有开上来。 看那小货车应该是去春会会场的,应该也是摆摊卖东西的。 八零年代的轻型载货汽车很少,开轻型载货汽车来摆摊的人更少。 宋晴天看那轻型载货汽车有点眼熟,和陆信开的轻型载货汽车一样,也是J13130,这种在县城很少见的轻型载货汽车,居然在有人开着来摆摊。 眼见货车司机有困难,热心的宋西风拍了拍宋北风的肩膀,“老四,咱们帮忙去推一把。” 兄弟俩跑上前去,直接走到车后面,用力的推。 那是一个淳朴的年代,附近有人看到也上来帮忙。 人多力量大,轻型载货汽车很快就被推上去,车门打开,司机从上面跳了下来向帮忙推车的众人道谢。 开着J13130轻型载货汽车的居然是个女司机,年纪轻轻,长的也很漂亮。 帮忙推车的那些人一愣,这年头,女司机很少见啊,特别是这样年轻的女司机。 宋西风更是惊呆了,指着司机说不出来话。 宋晴天坐的远远的,一眼就认出来司机,竟然是邓毓华。 邓毓华开崭新的J13130轻型载货汽车来会场做什么? 前几天邓毓华说过没有交通工具,难道这就是她的交通工具,来赶春会摆摊卖衣服,开着崭新的J13130轻型载货汽车? 这辆车好几千块啊,比她服装店都值钱呢。 宋晴天也迎了上去,“毓华姐,这车……” 邓毓华笑道:“我买的,漂亮吧。” “毓华姐,车再漂亮也没有你漂亮,你居然还会开车啊,真是没想到。” “我早些年就会开车,只是没有车,不是没有没有交通工具卖衣服,才买了车。” 宋晴天领着邓毓华看了一个合适的地方,让邓毓华把车开过去,帮忙把她运来的衣服拿出来摆好。 男人喜欢车是天性。 宋西风和宋北风一直盯着J13130轻型载货汽车来回看,兄弟俩边看边评论。 “这车我只见过一次,是陆信开的。” “我也是。” “新车更是第一次看到。” “我也是。” “漂亮的女司机开着新货车我更是第一次看到。” “我也是。” 宋西风推了推宋北风,“老四,书都白念了,就会说三个字啊。” 宋北风说:“我说的本来就是实话。” 宋晴天听着三叔四叔的对话,有点想不通邓毓华到底以前是做什么的。 会开车,能买起车,家里有个气度不凡的奶奶。 按照这情况来看,至少家庭条件很不错,而且不是一般的不错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