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正是其他事情没成,于清波觉得更要试试了,经过这两天的观察,他也了解到童荣的一些想法,下班以后,带了一箱晴天方便面去了童荣的家。 童荣看到于清波带着礼物,不悦的说:“小于啊,你是外省人,在省城一个人过的不容易,你还给我带礼物,这方便面可是不好买吧?” 于清波笑道:“我以后不带了,这是最后一次,下不为例。” 童荣的儿子今年五六岁,正是喜欢新鲜事物的年纪,看到方便面就开心的跳起来,吵着要吃,于清波忙拆开箱子给他拿了一包。 小家伙看着方便面厂上面的字念道:“晴天方便面?为什么是晴天方便面,而不是下雨天方便面?方便面只能晴天才能吃吗?” 一席自言自语的话惹到童荣和于清波一阵开怀大笑。 小家伙感觉到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嘲笑,拉住于清波的手,“于叔叔,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?” 于清波笑着对他说:“晴天,是个人名,是这个人做的方便面,所以叫晴天方便面。” 小家伙狠狠的点着头说:“如果是于叔叔做的方便面,就叫于叔叔方便面,我爸爸做的方便面就叫爸爸方便面。” 于清波逗他说:“你说的非常对,要是你会做方便面,就叫小朋友方便面。” 小家伙开心的吃起来,不再多问。 童荣问道:“小于,听你刚才说话,这方便面似乎你很了解啊,还知道生产厂家的负责人名字。我还没有听说过有这个方便面牌子的,我们郑州的方便面都是上海京城产的,这是哪里产的?” 于清波那起一包方便面,把上面的地址给童荣看。 童荣一看,是省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生产的,顿时有些怀疑,“方便面这样难以需求的商品,怎么是一个镇上生产的?” 于清波说:“其实我和这个生产方便面的负责人是好朋友,她叫宋晴天。” “宋晴天,似乎是个姑娘家的名字。” “没错,是个小姑娘,十五六岁的小姑娘,老家还是乡下的。” 童荣盯着于清波,“小于,你这玩笑开的,和我儿子逗逗玩还可以,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懂什么?还能办厂生产方便面?” 于清波心里早明白,自己和谁说宋晴天的事情,他们都是和童荣一样的反应。 他笑着说把从认识宋晴天,陆信借给她500块钱收泥鳅开开始,到短短的大半年时间,方便面厂建成,销售情况和利润一些大概的事情告诉了童荣。 童荣听后经验的合不拢嘴,“真有这样的事情?” “晴天方便面就在你眼前,你还不信吗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