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44.第一运动品牌-《逆流1977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份热爱,郭永坤无法剥夺,也没资格剥夺,事实上他感觉挺好,做一名体育裁判,与成为一名企业家,并不冲突。

    “不过我今晚找你,有件事情想跟你聊聊。”

    他不说李林也知道,一场几个小时的活动下来已经很累,这么晚了,对方难道仅凭过去的一面之缘,加上今晚的一个握手,和两句“恭喜”,特别跑过来跟他叙旧吗?

    他感觉自己还没有那个份量。

    只是他想了又想,也实在想不到以对方的身份,会找他干什么。

    他又能帮对方做什么呢?

    他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,打算听听对方怎么说。

    “你可能对我的一些经历不太了解,我人生的一份工作,是在服装厂里……”

    郭永坤自然是在瞎扯淡,因为必须找个由头,否则你一个做汽水的,怎么就能想到去做运动品牌?

    未免有些不合常理。

    这样绕一绕……虽然还是不合理,但至少不会让别人感觉匪夷所思。

    “哦,是吗。”

    李林礼貌性地回应了一句,但心里却在说,你跟我讲这个干吗,跟我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“当时年纪不大,性格叛逆,对工厂的一些管理模式,包括产生的东西,都很不感冒。有空的时候我就在想啊,等将来我有钱了,政策也开放后,一定建一家自己的服装厂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李林诧异,终于对今晚的会面原因,有了一丁点的明悟。

    但,还是那句话,这跟我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“现在这不时机成熟了吗。”

    那是……李林心想,你现在真是有钱有钱,要人有人,而且政策也确实放……等等!

    他猛地眼前一亮,不敢置信地望向对方,问,“你是哪一年在服装厂工作?”

    “哪一年……”郭永坤歪了脑壳捋了捋,道:“我下乡插队,80年返城的,就那年。”

    “1980年的时候,你就知道国家会放开私营经济?”李林惊愕。

    他大约有点明白,对面这位为什么能如此成功了。

    这种先见之明、这种对未来的洞察,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。

    “不能说知道,只能说推测会。”

    “你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。”李林感慨道。

    郭永坤知道他想多了,轻笑着继续说,“如今不是做了运动饮料这个行当嘛,我当初的想法也有一些变化,我调查市场时发现,我们国家居然还没有一个像样的运动服装品牌。”

    “你想做运动服装?”

    “怎么,不行吗?”

    “行!好的很!”李林恨不得鼓掌欢迎,说起这个,他心里就五味杂陈。

    因为我国在84年之前,有将近五十年没有参加过国际体育赛事,所以不仅是体育事业本身,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劣势。

    比如服装。

    这个有讲究吗?

    讲究大了!

    举个例子,譬如在田径领悟,短跑的时候,一件运动服合不合身、有没有影响四肢伸展,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比赛成绩。

    长跑也是一样。
    第(2/3)页